“蛟龙号”首次搭载外国科学家下潜作业
新华社“深海一号”8月19日电(记者王聿昊)19日,蛟龙号“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搭载潜航员傅文韬、首次赵晟娅以及来自哥伦比亚的搭载j9科学家海梅·安德烈斯,在西太平洋海域完成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的外国第2潜次作业,这是科学“蛟龙号”首次搭载外国科学家下潜作业。
8月19日,蛟龙号哥伦比亚科学家海梅·安德烈斯与“蛟龙号”合影。首次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
据傅文韬介绍,搭载当天的外国下潜在西太平洋海域一座尚未正式命名的海山山坡进行,重点对底栖生物和水体环境进行调查,科学观察拍摄了海底生物分布情况,家下采集到多个品种的潜作海参、海绵、蛟龙号j9冷水珊瑚以及底层海水、沉积物等样品。当日最大下潜深度为3333米,水下作业约6个小时。
8月19日,哥伦比亚科学家海梅·安德烈斯完成下潜后,接受潜航员赵晟娅的泼水庆祝。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
8月19日,哥伦比亚科学家海梅·安德烈斯(右)完成下潜后,与孟加拉国科学家阿卜杜勒·卡里姆在船上实验室交流深海生物样品采集情况。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
从事海洋生态保护研究的安德烈斯说,此次下潜是他最宝贵的人生经历,船上各个团队的成员都给予他大力支持。“中国的潜航员不仅精通潜水器驾驶,还是海洋生物专家,他们带领我辨认了很多海底生物,采集到长度近半米的海参等代表性样品,我们高效完成了科学目标。”
本航次境外首席科学家、香港浸会大学教授邱建文表示,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是中外科学家携手开展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的宝贵机会。大家来自不同国家,擅长海洋生物、地质、生态等不同领域,但都在交流互鉴中推动了彼此的研究。
8月19日,哥伦比亚科学家海梅·安德烈斯准备进舱,参与“蛟龙号”下潜作业。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
8月19日,哥伦比亚科学家海梅·安德烈斯(左)完成下潜后,与中国科学家在船上实验室处理下潜采集到的深海生物样品。新华社记者 王聿昊 摄
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大洋事务局组织,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实施。中外科学家计划在西太平洋海域借助“蛟龙号”进行18次下潜作业,围绕海山这一深海典型生态系统和环境开展调查。
- ·喝粥养胃适合所有人……是真是假?|谣言终结站
- ·清城区:全链条哺育“新农人”为村落子复原添智赋能
- ·绿美同行,美润童心!“2024年度广东福彩村落子美育妄想”在揭阳启动
- ·周杰伦三亚演唱会开放合影环节?主办方:虚假信息!
- ·工信部公示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广东多个区域品牌入选
- ·金融监管总局:开展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业务试点,10家公司参与
-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落地实施 “超标”上牌车可在过渡期使用
- ·吃香蕉润肠通便过量食用当心适得其反
- ·航行警告!渤海海峡黄海北部部分海域执行军事任务
- ·夏日进补的牛羊肉,新疆帮你布置好了|疆味攻略⑥
- ·村落K30强“战力”盘货 ROUND 1|2024广东村落子歌手大赛
- ·今日起,东盟国家旅游团可免签入境云南西双版纳
- ·航行警告!渤海海峡黄海北部部分海域执行军事任务
- ·学生跨省转学“一网通办”!修订版《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印发
- ·买金有“门道”!留意这些细节别被坑→
- ·杨滨瑜、韩梅、太智恩包揽亚冬会速滑女子3000米前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