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客家文化在校园“生根发芽”!“陈善宝新客家歌谣进校园”项目启动
掌上梅州讯 3月9日下午,生根发芽由兴宁市教育局主办,让客兴宁市汉芬小学承办的家文家歌九游“陈善宝新客家歌谣进校园”项目启动,首站走进兴宁市汉芬小学。化校
活动现场,园陈谣进梅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善宝客家山歌非遗传承人、新客校园项目客家童谣代表人物陈善宝和客家三宝组合成员、启动客家山歌非遗传承人梁姗姗通过PPT图文、生根发芽视频、让客现场演唱、家文家歌互动等丰富的化校授课模式,多维度地展现了客家非遗、园陈谣进客家美食、善宝客家建筑、新客校园项目九游客家服饰等丰富的客家文化,让学生们从多维度了解到其中的魅力。此外,来自梅江区客都小学学生、梦之星艺术学员陈锦昊还为现场师生演唱了原创新客家童谣《小小萤火虫》,精彩的表演受到同龄学生的喜爱。活动结束后,不少学生表示,接下来会好好地学习客家歌谣、杯花舞,努力登上更大的舞台传播客家文化。
近年来,陈善宝教学团队在“新客家歌谣”方面的作品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给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学习条件以及系统的授课模式,为推动客家文化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不仅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备教案,更要备新课标,教学内容会不断创新,适应时代需要去发展,将更多客家非遗文化通过新模式融入到课程中,让客家非遗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并通过艺术展演、比赛、MV拍摄等丰富的形式,展现学生的学习成果。”陈善宝表示,团队接下来会每个星期走进学校给学生开展普及性课程,进一步打造精品节目课程,为岭南童谣节、客家童谣节、中小学生文艺展演等作充分的准备。
据了解,此次项目的开设旨在推动我市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通过采用陈善宝教学团队新模式、新思路的授课方式,使学生更有兴趣、更主动地学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山歌、竹板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杯花舞等丰富的客家非遗文化,让客家优秀传统文化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更好地传承客家人“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
梅州日报记者:赖运香
编辑:李舒宇
- ·杨梅、枇杷种植技术教学|绿美广东,村落子种果树
- ·梅州新增两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 ·梅州市2021年度纳税前20名工业企业名单来了!
- ·2月22日婚姻登记将迎来小高峰!有“爱”日也要避免“扎堆”哦~
- ·缅甸地震导致云南瑞丽458户1705人受灾
- ·风雨二十载 常怀热忱心!他是2021年第三季度“梅州好人”吴立辉
- ·制造业贷款余额比增22.43%,增速连续23个月超22%!1月末梅州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10%
- ·50个小记者站成立!梅州日报社为全市50所小学授牌
- ·广东睁开热带瓜果培训,增长绿色防控破费优异瓜果
- ·梅州人,再忍忍!太阳即将“复工”,来和阴雨说“拜拜”~
- ·20220222,“爱”的浓度齁甜!
- ·春节至元宵,梅州卖了1224套房子!均价5字头!
- ·4月新规!禁止在民宿等隐私区域安装图像采集设备
- ·用爱岗敬业撑起一片公正的蓝天!他,是“敬业奉献好人”刘国勇!
- ·持续阴雨寒冷!梅城最低气温4℃,将出现在...
- ·梅州2基地获认定为广东省森林康养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