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农科院动科所创新“三元渔光一体”模式,引领新能源与循环经济融合发展

时间:2024-11-05 08:47:17 来源:时讯视界

广东省农科院动科所创新“三元渔光一体”模式,广东引领新能源与循环经济融合发展_南方+_南方plus

在水产渔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渔光突破体现在多领域融合发展。近日,体模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水产研究所)(下称水产所)成功召开了“三元渔光一体”新型养殖模式的领新专家指导会。会议在中国海洋大学教授、经济中国工程院院士麦康森的融合主持下举行,专家团队对水产所研发的发展这一创新模式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指导。

“三元渔光一体”新型养殖模式通过巧妙的广东水循环设计,将养鱼、省农所创式引尾水处理、科院光伏发电三个独立的动科环节有机结合,形成一个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AG超玩会入口生态综合体。该模式不仅大幅提升了渔业产量,解决了养殖鱼塘的尾水治理难题,而且有效利用了清洁能源。这一创新实践不仅展示了“新质生产力”的巨大潜力,也为渔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高效崭新的模式。

生态化尾水处理技术方案

据水产所的黄文研究员介绍,在花都地区实施的“三元渔光一体”新型养殖模式下,加州鲈的养殖效果尤为显著。每批次亩产可达到8000-10000斤,若以广东地区常见的两批次养鱼计算,年亩产量更是高达惊人的16000-20000斤。

与传统的过滤、紫外线、臭氧消毒等工厂化尾水消杀手段不同,该模式的水处理区采用了更为生态化的处理方案。养殖尾水需要经过沉淀区、曝气区、吸附区、暗化处理区、砂滤井和砂滤罐六级处理工艺,从而以绿色生态的方式有效解决了水产养殖尾水的处理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整套处理工艺融合了水产所多项独创的产品与技术方案。其中,吸附区所采用的“立体吸附桩养殖尾水处理技术”更是在2023年和2024年连续两年入选广东省农业主推技术。这一技术及其附属专利不仅实现了成果转化,更在实际应用中展现了其显著的尾水处理效果。此外,研究人员还在水体中添加了专门筛选出的两株高效脱氮菌S16和DS’5,这些菌株能在有氧条件下实现三氮的同步脱除。而暗化处理区则能有效去除九成以上的悬浮微生物。黄文研究员表示:“正是基于对水环境的深入理解,我们才能设计出这样一套原创的生态化水处理技术方案。”

“立体吸附桩养殖尾水处理技术”入围2023年、2024年广东省农业主推技术

“立体吸附桩养殖尾水处理技术”入围2023年、2024年广东省农业主推技术

上有光伏板,下有生态化尾水处理区,未来有望发展水上蔬菜种植

上有光伏板,下有生态化尾水处理区,未来有望发展水上蔬菜种植

养鱼、发电、尾水处理三元一体

黄文介绍道,该模式不仅积极响应国家新能源与碳减排的战略号召,更是新时代下新质生产力的杰出代表。相比传统渔业养殖模式,其鱼类单位产量提升了1.5倍以上,目前该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尚属首例。该模式在多个细节上实现了创新突破:

1)在拿地流程上,新能源公司负责土地获取,而养殖公司则通过支付租金的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这一安排使得光伏项目能够使用土地长达25年之久,远超传统渔业养殖所能获得的租期(通常3-5年),为项目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2)该模式实现了养鱼区、水处理区和光伏区的相互独立。这种设计剥离了水质调节对鱼类健康的影响,有效降低了鱼类的发病率;同时,也消除了光照对藻类、鱼类生长的潜在影响,使得鱼类生长更为迅速。这一创新突破了传统渔业养殖“有光无渔”的瓶颈。

3)该模式采用了全程生态化水处理技术,充分考虑了水环境的特点,独立的水处理区占总面积的70%以上,确保了尾水经过净化后能够继续循环进入养鱼环节。这不仅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也保证了渔业生产的绿色健康。

4)该模式还实现了标准化养鱼。每一口池塘的水位、用料、鱼量都经过精心调控和监测,使得鱼类的品质得到了有效保证。这不仅有利于水产品质量安全与药残控制,也更容易整合现代工厂化、智能化新技术,为渔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综上所述,“养鱼、发电、尾水处理三元一体”模式凭借其创新的设计理念和卓越的实践效果,展现了新时代下渔业发展的新质生产力,为渔业与新能源的绿色发展开辟了新道路。

独立的标准化养鱼区,让渔业水下清晰可见

独立的标准化养鱼区,让渔业水下清晰可见

科技创新渔业发展交叉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

专家对此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三元渔光一体”模式符合新能源、碳减排的国家战略,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该模式不仅突破了传统渔业的发展瓶颈,还为渔业与新能源的交叉融合、耦合发展提供了新方向。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麦康森认为,当前许多产业单独发展难以实现盈利,因此必须考虑循环经济、交叉融合与耦合发展的理念,以实现项目的经济价值最大化。而“三元渔光一体”模式正是这一思路的生动实践,它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水体资源,产生了多重经济价值,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中山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林浩然认为,三元渔光一体体现了科技创新交叉融合的新质生产力,对于未来渔业转型升级,以及绿色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首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海发认为,虽然渔光互补项目早期由电力从业者推动,但存在渔业产量下降的问题。而“三元渔光一体”模式由渔业专家主导研发,实现了发电与渔业产量的同步提升,成功解决了渔光互补的关键难题。他期待该项目能在工厂化、陆塘接力、循环农业等方面取得更大进展,进一步降低大塘养殖成本,为未来的发展与应用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与会专家有中国海洋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麦康森,中山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林浩然,集美大学教授王志勇,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首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海发、副部长陈智兵,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谢骏,华南农业大学教授李远友,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廖森泰、研究员曹俊明,院动科所(水产所)党委书记孙建新、副所长王丽、研究员黄文以及水产团队科研骨干,广州发展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余华堂、副总经理梅文广、粤北分公司总经理李志文及核心成员等。

【作者】高勇红

【来源】南方农村报 

推荐内容